美术教师备课、交流的平台!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小学 > 一年级 >

春天在哪里 付小静

2015年07月10日    作者: 付小静     本文已被浏览
春天在哪里
 
课的类型: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桃红柳绿,麦苗饱吸着春天的阳光雨露,茁壮的成长。蜜蜂忙着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春天里,小朋友可以尽情欢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画出对春天的感受。
本课教材由“欣赏春天”和“描绘春天”两个学习内容组成,它是结合了欣赏、表现两方面内容的综合探索课。目的是让学生爱春天,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学生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探究的空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更多一些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激情的宣泄。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教学重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生在绘画时能采用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精美图片、诗歌。
学生:画纸、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讲授新课
师:春天美吗?春天已轻轻地、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寻找呢!小朋友,你们想到哪儿去找春天?
(引导儿童讨论,自主选择,决定参观的路线和计划,自由结合分组。)
学生讨论后决定先到田野去寻找。再在身边找。
师:今天我和小朋友先到田野里寻找春天,小朋友要仔细观察,你们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耳朵听……。(放录像)
(师生愉快地融进春天的大自然中,学生有许多表现,也有许多发现。教师留意学生的表现,并适当给予引导。以下截取活动的片段情景。)
生1:小草绿了,桃花红了,迎春花开了。
生2: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小幼芽。
生3:我听到了小河流水声音。听,还有小鸟的叫声,像告诉我们春来了,春来了。
生4:绿色的麦苗饱吸着春天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生5:土地变的松软了,农民伯伯正在播种。
生6:和煦的春风吹在我们的脸上,挺舒服的。
生7: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生8:小蜜蜂,小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看,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师:你知道它们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吗?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小动物,像青蛙、蛇、小刺猬,它们是怎样适应气候变化的呢?小朋友课后要仔细观察、研究。
师:田野里的春天这么美丽,在我们身边也有春天
你能找到吗?
生1:我们换上了春装,像小鸟换上了新的羽毛。
生2:天气变暖了,暖气停了。 
生3:我们可以到郊外放风筝……
师:(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春天这么好,谁愿意来夸夸春天呢?采用多种形式:儿歌、诗歌、图片等(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春天的资料参与全班交流)。
 
歌曲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活动意在引导儿童留心观察田野里的花、草、树、小动物,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感受春天是个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
 
 
 
 
 
 
 
 
 
 
 
 
 
 
 
 
 
 
 
 
 
 
 
 
这一活动意在引导儿童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进一步感受春天,加深对春天的认识。
三、作品欣赏
师:春天的感觉真好,那么美丽!有人是这样表现的……(出示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别人在表现春天时采用的方法。)
师:说说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幅画,因为这位小朋友用彩纸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出了许多美丽的花。
生2:我喜欢《春天来了》这幅画,小朋友在田野里玩的多高兴呀!我也想和他们一起玩。
师:让我们也试着表现春天的样子。
四、学生创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五、作业评价
每个小朋友找个同伴先自评再互评。(可采用写评语的方式)老师做好鼓励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六、小结
同学们表现的春天这么多姿多彩,看,把小燕子都吸引来了,(伴随着《小燕子》音乐下课。)
 
 
 
 
通过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明白别人怎样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这一活动,意在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鼓励儿童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随笔
春天在哪里,每个人的体会和感受是不同的。通过带领学生寻找春天,使之对春天的特征有一个多感官的体验。如谈到玩的、穿的、看到春天的风景,听到歌颂春天的歌曲……,这些都让学生浮想联翩。你看,学生作业中那勤劳的小蜜蜂、可爱的小鸟、多彩的风筝……不难看出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吧!
河北美术出版社 | 联系我们 | 网站简介
版权所有:美术教学资源网 咨询电话:0311-85915046 冀ICP备12016095号-1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