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备课、交流的平台!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中学 > 七年级 >

光与影 魏青

2015年07月07日    作者: 魏青     本文已被浏览
光与影
 
科目 初中美术 课时 1课时 授课年级 初一年级
课题 《光与影》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光影作为一种绘画造型手段,是再现性绘画用来表现自然的重要语言,素描和油画是表现物象光影变化最便利的绘画形式。光不仅呈现形体和色彩,而且不同光照的角度、强弱也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反映。新版教材在内容设置上降低了专业理论知识的难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可通过大量图片的对比、赏析培养学生认知、辨析、审美等方面的能力。本课知识点多,有些知识较抽象,采用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设计了两个教学重点:〈1〉赏析、评价素描、油画经典作品,了解光影作为绘画表现语言在绘画中的作用。〈2〉观察、探索明暗调子变化规律,初步掌握用调子造型的方法。围绕这两个教学重点,教材为具体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大量风格鲜明且具有强烈代表性的范画和摄影作品,给了学生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赏析空间。P24页两幅光影造型各具特色的油画作品使学生对光影作为绘画表现语言在塑造形体和表现气氛方面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P25页以几组实物图片的组合揭示了明暗调子变化的成因及规律,便于学生掌握明暗调子造型的方法。
学生分析 1.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辨析能力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当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2.初一学生在抽象思维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教法应直观,知识点的选择和设置应考虑学生接受程度。
设计构思 通过录象、多媒体课件、现场演示、欣赏、学生参与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感受光影在塑造形体和表现气氛方面的神奇表现和魅力。教学中,教师力求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思考、分析和比较,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了解光影造型的原理,初步掌握明暗变化规律和表现技法。
围绕两个教学重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第一阶段以学生参与,设置教学悬念来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首先通过一段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录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通过问题的设置明确本课教学主题——光和影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紧接着又设计了一个学生参与活动,这个活动操作简单、有趣,效果诡异,结合光影在塑造形体和表现气氛两个方面问题的设置,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来教师引导对P24页两幅油画作品的对比和赏析设置问题:这两幅画在风格上有何不同?对光影哪方面的作用有所侧重?光影的这种处理对作品主题有何影响……几个问题的设置,把学生推到思考与求知的主体,在一环紧扣一环的思考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光影绘画功能的理解,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审美能力。接下来设计3—5分钟时间,用幻灯欣赏的形式来加强(深)学生对光影的理解。
第二阶段,主要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参与的形式来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首先通过现场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几何体在光源变化下的明暗调子变化,从而总结概括五大基本调子,然后教师再用更科学、直观的课件演示加强学生对明暗调子造型的理解。最后用两个小练习来完成本节课设计。在评改作业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为学生互评,弥补课上练习时间的不足,使课上教学得到有效延续,通过互评这一方式,过滤所学知识,加强学习效果。
资料准备 电影录像《平原游击队》片段;
多媒体课件;
素描、油画和线描作品若干。
教具
准备
手电筒一把;
几何石膏体、素描灯;
有遮光效果的教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教学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放映《平原游击队》片段(4分钟)
提出问题:对比“李向阳”和“鬼子”两个人物,除了演员的表演赋予角色“正”、“反“定位,电影还通过哪些手段表现人物的“光明正大”与“面目可憎”?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电影还借助光影这一艺术表现手段来表现人物的角色定位以及烘托气氛。
2.学生参与:找一个同学上台,教师用手电以正面光、侧光、逆光以及上、下等各角度来光照射学生脸部(5分钟)
提出问题:当光线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人的面部时你会有何感受?人物形体表现会受何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当正面来光时人物立体感不强,而侧面来光时人物立体感最强;逆光时人物造型模糊,气氛神秘;下方来光时光影效果奇特,人物面目恐怖。
学生讨论:光与影在塑造形体方面和在表现气氛方面的作用。
教师总结:〈1〉在塑造形体方面:光影是再现性绘画用来表现自然的重要语言,它使画面具有真实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明暗调子造型的素描是以光影表现的典型。素描和油画是表现物象光影变化最便利的绘画形式。〈2〉在表现气氛方面:光影不仅呈现形体和色彩,而且不同光照的角度、强弱也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反应。运用不同变化的光影可以营造、渲染不同的气氛。
3.结合总结赏析名画名作:尝试从光影运用的两个角度(塑造形体和营造气氛)分析、欣赏《1808年5 月8 日枪杀起义者》和《落叶的春天》(10分钟):
教师提问:这幅画在光影运用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对主题表现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作者利用强烈的光影对比,展现了一个恐怖和惊悚的画面,包裹着画面的大面积暗影,令人窒息、压抑,而反衬于亮部的人物由于强烈的视觉反差和人物“千钧一发”的生存状态引发读者强烈的关注和担忧,从而营造了一种触目惊心、扣人心玄的视觉效果。
《落叶的春天》:以柔和的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清静悠远、肃穆的氛围。明暗调子对人物进行了严谨细腻的形体塑造,人物造型真实而饱满。
4.多媒体对比赏析油画、素描、线描作品。
二、讲授新知识——明暗调子的规律(15分钟)
实物演示几何体在不同角度、不同强度光线照射下的明暗变化。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指出光影照射下的几何体有哪些明暗变化?寻找明暗变化规律并归纳出明暗五大调子系统。
学生回答(一人发言,可多人补充)。
教师总结:五大调子系统(结合课件演示明暗调子的变化及规律)。
三、提出作业要求:(10分钟)
1.尝试用铅笔在本页(26页)中未画出明暗的地方画上合适的明暗调子,表现立体效果,体会明暗规律。
 
 
2.用明暗调子做球体练习,要画出五大调子的变化,表现出立体效果。
四、小结(1分钟)
同桌互换作业,赏评和修改。
  2.用明暗调子做球体练习,要画出五大调子的变化,表现出立体效果。
四、小结(1分钟)
同桌互换作业,赏赏评和修改。
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学理念,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把问题更多的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质疑、探求,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直观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内容充实、节奏紧凑,但课堂练习时间略显紧张,学生练习不够深入。
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尝试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性交给学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花的畅想 袁戈
河北美术出版社 | 联系我们 | 网站简介
版权所有:美术教学资源网 咨询电话:0311-85915046 冀ICP备12016095号-1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