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备课、交流的平台!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小学 > 三年级 >

奇妙的倒影 常晓芸

2015年07月09日    作者: 常晓芸     本文已被浏览
奇妙的倒影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第5册第2课
教学背景简介:
我毕业于柴沟堡师范美术系,任美术教学已有五年之久。现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区属小学,有19个教学班。学生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的一些家庭。由于这些家庭生活的差异,导致学生自身素质水平高低不同,在备学生时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顾及到更多的学生,我尝试了各种方法。
学生情况:
我教授的班级是三年级,学生人数为41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7组,目的是便于孩子们实际操作和相互学习,并有意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愿意在小组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整节课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对印带来的欢乐与成功。本课开始我直接运用水中倒影和镜中影像的特性,用“水中的我”和“镜中的我”培养学生对倒影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绘制的愿望,从而导入本课。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更壮观的倒影自然景观,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交流,再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紧接着教师演示一副《小马饮水》图,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觉得制作倒影并不难。通过学生们的观察进而引出对印这一方法及其对印的步骤过程。再欣赏更多作品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然后,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让学生充分想象、自由创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师生共同鉴赏作品。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本课的基本脉络是:
用水中之物设疑→让学生从“水中之我”“镜中之我”中体验。倒影,带给他们的乐趣→欣赏自然景观中的壮观景色,进而引发学生创作倒影的欲望→教师演示绘制。倒影步骤→再次欣赏倒影创作的作品→学生动手创作倒影→展示学生作品。
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
一、欣赏倒影。通过欣赏“水中的我”和“镜中的我”培养学生对倒影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绘制的愿望;通过欣赏自然景观中更多、更壮观的倒影,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二、演示制作。通过老师演示学生总结的教学方法,将对印方法介绍给学生,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需要。既使学生保持了对倒影表现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学生创作活动。在制作过程中提倡学生加入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而绘制出与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倒影,鼓励学生创新。同时,锻炼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和尝试对印的技术和方法。
2.能力目标:完成对印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进一步了解知识。通过想象创造出富有个性、与众不同的对印作品。
3.情感目标: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感受水粉颜料的特性,喜欢对印的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能用对印作品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能力。
教具:课件、大镜子、盛有水的白色脸盆、水粉颜料、示范纸、实物投影仪
学具:各种有关倒影的图片、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水桶(一桌一个)
课堂教学实录:
《奇妙的倒影》教学实录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美术》实验教材第5册第2课)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大老师拿来一个脸盆,你们猜我这里装的是什么(将脸盆举得高高的)
生:水!(非常自信的齐说)
师:(以赞扬的口气说)对!但你们再来看看,除了水之外还有什么?(神秘地端着脸盆依次来到每位学生身边)
生1:什么都没有啊!(疑惑地探着头望着脸盆中的水)
生2:有我啊!(惊喜)
生3:有!(扭着头,欣赏着水中的自己)
生4:我也看到了,里边有我啦!
……
(学生们纷纷地站起身,好奇地面向水盆扭动着身子做各种不同的鬼脸)
师:(回到讲台疑或地说)为什么水中能映出我们的影子呢?(豁然开朗)原来此时的水已经具有它(拿出一面巨大的镜子)的作用啦!这次清楚地看到自己了吗?
生:里边有我!(兴奋地站起来看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子,做各种动作。在我设计教学时没想到些处尽能促使学生们如此兴奋,真是在预料之外)
师将镜子收起放回原位。
师:在自然生活中,你们发现哪儿还有这种现象呢?(当我刚问完,学生们在下面就开始相互小声地嘀咕)
生1:嗯……站在池塘边能看到!(不等举手就抢着说)
生2:游泳池边、河边也可以!
师:(看到他们这么善于发现,我非常高兴)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二课《奇妙的倒影》
(课件出示课题)
二、引导制作
师:看了刚才“水中的我”、“镜中的我”,你已经知道水面和镜面一样能够倒映,你们想不想看看由水面倒映出更多更美丽的景观呢?
生:(齐说)想!
师:那就睁大你们的眼睛来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吧!(演示课件)
生:(师生共同欣赏摄影作品。学生不时发出阵阵惊奇声、赞许声。)
师:你们说,这些自然风光漂亮吗?
生:(齐说)漂亮!
生:简直太神奇了。(不知谁在下边小声地说了一句)
师:我们将这一奇妙景象表现出来好不好?
生:(齐说)好!
师:该怎么做呢,你们可要看好了!
(大显身手的样子,在实物投影前边讲解边示范,不一会儿绘制了一副《小马饮水》图)
生:(屏息凝视着大屏幕。当我把对折的画面展开时,流露出惊奇的目光,同时都不约而同地鼓掌)真棒!
师:(非常的自信)看来我做的还不错!我所运用的这种方法就叫做“对印”。下面我再将刚才的制作过程简略地重复一遍,你们要仔细观察,看看能分为几步?(课件演示简略的制作过程)
生l:(仔细观看分析)我认为分两步,第一步应该是画,第二步是压。
生2:不对,我认为第一步应该是对折。(非常肯定地争辩)
师:(总结)你们说得都非常好,真全面这一过程就分为三步,(课件逐一展示三个步聚)第一步是罗佳说得那样叫对折;第二步是你们说得画,其实叫上色;第三步便是压印了。
生: 噢。(点着头,若打所思)(明白了)
师:同学们,运用这种对印方法除了做水中倒影外还可以制作什么呢?开动你们的小脑筋赶快想一想?(拓展,用疑问的目光注视着学生)
生1:照镜子。
生2:还可以做蝴蝶。
生3:花朵。(胸有成竹)(我觉得这个孩子非常有想法)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通过她的想法进行引导)
生3:我觉得花瓣有四瓣的、六瓣的只要画出其中的一半,另一半通过压印就可以印出了。(非常有逻辑性)
师:(总结)说得真好!只要是左右一模一样的事物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用这种方法绘制出的作品吧!
生:(抬着头仔细看大屏幕,并赞叹不已)真棒!真棒!
师:(欣赏完毕)奇妙吧!谁来说说你打算画什么?(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生1:我准备画两只嬉戏的大象。
师:哇!你的想法非常不错,很有创新吗?(我从那时就喜欢上了这位学生)
 生2:我要画一个美丽的花瓶。
生3:我说!我要画一幅《我的家在海边》
三、动手创作
师:看来你们都想好了,那就运用今天我们学习的对印方法来画你们的作品吧!通过你们合作看看哪你组画的最好。注意:使用颜料时,既不要弄脏自己,也不要弄脏其他同学,同时不要把颜料随处乱摔,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
(老师到学生中间巡回辅导,了解情况和学生一起制作。遇到共性的问题,共同解决;个别的问题,个别辅导。)
四、鉴赏作品
师:(看到大多数同学做好了)好!我看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静下来,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哪位同学先来呢?
生1:(拿着作品走向讲台,并符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我绘制的是早晨我照镜子刷牙时的样子。我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满嘴泡泡”。
师:多好听的名字啊,真棒!(伸出大母指)你能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要表现它呢?有什么意义吗?
生1:我是参照课本中《镜子中的我和小猫》想到的,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平常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
师:说得真好,大家鼓励--下吧!你不光说得好,画面颜色搭配也非常漂亮!(很满意的微笑)谁还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呢?
生2:(并将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我画的是两只正在嬉戏的大象,你们看我画的像吗?(该女生平时很胆小,今天能举手站起束介绍向己的作品真是不简单,我当时真为她捏了一把汗)
生3:老师,我觉得两只大象的鼻子上再加上一柱水柱就会更加有趣了!(这时我真怕这位男生给她挑毛病丢了面子,打击了她的积极性,以后又再不敢说了)
生2:嗯,对!谢谢你,我稍后就把它加上。(没想到她那么认真地点了点头,接受了建议。)
师:陈诺真是一个虚心好学的好孩子,我们一定要向她那样,虚心向别人学习,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取长补短,让我们的作品更漂亮,让我们的学习更优秀。(用赞赏的语气,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
生4:我画的是《大海里的倒影》
生5:我的是《两只蝴蝶》
(同学互评,气氛活跃)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棒,说得也很好!现在为了能看到更多同学的作品,我们把作品集中粘到黑板上,共同欣赏,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最精致的作品,最漂亮的作品,好吗?
生:(齐说)好!(学生纷纷地走上讲台,将向己的得意之作粘于黑板上。看到他们如此地喜悦、自信、互助,我真的太欣慰了)
(学生自由欣赏,评出各项奖项,鼓励同学们大胆创新,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接受自己,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自已的教育,并能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在美术新课改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但教师的演示作用也不能忽视。因为只有演示才能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技巧和方法,但同时不能把学生教“死”。应该是在学生学会基本的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艺术的博大精深。所以我设计的教师演示这一过程很简单,通过学生作业展示可以看出,演示并没有束缚学生们的创作思维。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天真烂漫,可亲又可爱,学习兴趣已被我充分调动,他们的智慧像涌泉般地奔腾跳跃,面对这时的学生,我激动不已。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也获得了自信,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丰富的体验会影响他很长时间。
上一篇:蔬果巧打扮 于丽敏     下一篇:美丽的陶瓷 齐莲莲
河北美术出版社 | 联系我们 | 网站简介
版权所有:美术教学资源网 咨询电话:0311-85915046 冀ICP备12016095号-1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