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备课、交流的平台!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小学 > 三年级 >

美丽的陶瓷 齐莲莲

2015年07月09日    作者: 齐莲莲     本文已被浏览
美丽的陶瓷
教材版本:河北版美术实验教材5册
学生人数:48人
教材分析: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长河中,陶瓷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陶瓷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个组成部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陶瓷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其种类不断发生着变化,显示出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种类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爱陶瓷,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的基础上表现陶瓷,在感受陶瓷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绘画发展的意象期,即喜欢画自已意识中的表象形象。他们非常喜欢上美术课,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表现对新事物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把对事物的表现当作乐趣。他们喜欢以线造型,用笔肯定、有力,但有时缺少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来学习用更丰富的线来表现陶瓷,表达自己对陶瓷的感受。
设计思路: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美术教育原则,循序渐进,按照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评价美的程序,让学生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在此环节中,主要使用谈话法,让学生感到:哇!原来中国的陶瓷这么著名。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情绪。
二、讨论交流,了解陶瓷
在这个环节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积累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表现陶瓷作品打下基础。在学生感受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对陶瓷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学生课下收集的相美知识加以肯定,以保持美术兴趣。)
 2.欣赏陶瓷艺术精品,直观地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从教师带领着欣赏到学生独立欣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欣赏线描陶瓷作品。(陶瓷作品和线描陶瓷作品做比较,感受线的使用,为绘画创作表现做铺垫。)
三、自由创作,表达感受
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环节,要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作出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
四、作业展示,相互学习
这是评价美的环节,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好学、乐学,并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种类,感受陶瓷的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认识线的美感,认识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练习用线造型表现陶瓷的外形及花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是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
教学重难点:感受陶瓷的美,并用线来表现陶瓷的外形和花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陶瓷作品
学生准备:收集有美陶瓷的知识、作业本、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考考你们英语。
生:(惊讶地)啊?
教师板书:China
问: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生:(大声地)中国!
师:对极了。那谁知道‘China’的本来意思是什么?
生:(面面相觑)不知道。
师:是陶瓷。
生:(疑惑地)啊?
师: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的一千多年前,中国己经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当中国的瓷器经过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被运送到欧洲各国,立刻收到外国朋友们的喜爱。他们对陶瓷的美——造型之美、纹饰之美、色彩之美等等十分着迷。他们也特别佩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勤劳能干,所以他们就把中国称做‘瓷器之国——China’。许多外国人认识中国就是从认识陶瓷开始的。
(设计意图:了解陶瓷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知识的情感。)
二、讨论交流,了解陶瓷
 1、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课下收集的有美陶瓷的知识,对陶瓷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师:既然外国朋友都这么喜欢中国的陶瓷,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你知道哪些美于陶瓷的知识?
生:景德镇的陶瓷非常著名,是我国的瓷都。
师:我知道唐三彩是一种很珍贵的瓷器。
生;我看过《国宝档案》,里面介绍了很多陶瓷。有一件是青花釉里红碗,是清朝康熙时候的。碗里面画着荷叶,荷叶上坐着一个童子,童子手拿着另一片荷叶放在头顶上,周围有好多荷花。碗口下边还画着几何形花纹和菊花。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陶瓷是我国的一种艺术瑰宝,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深受各国收藏家们的喜爱。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摸起来比较粗糙的是陶器,比较细腻光滑的是瓷器。同学们可以摸一摸,比较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陶瓷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认识陶瓷打下基础。)
 2.欣赏陶瓷艺术精品,直观地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
(1)在教师的带领下欣赏。
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陶瓷的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陶瓷种类。让我们来欣赏几件代表作品。
(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首先看到的是半山类型陶器,主要是陶罐和陶盆。为了使用方便,它们的腹部都是膨大的。陶罐是有肩、小口,大多有耳,便于运水和储水。陶盆则无肩无颈、大口,便于煮饭和饮食。
(教师边讲解边用流畅、肯定的线勾画出陶罐的外形,让学生感受教师是怎样用线的。)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陶罐上的花纹像什么?
(学生一下子好像发现了什么,积极地举手)
生:有的像渔网、有的像水波纹、还有的像跳舞的小人儿。
生:还有的像小青蛙。
生:还有的像水里的漩涡。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陶器上的这些线条就是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描绘。人们观察到小石子扔到水里激起的波纹很好看,就把它描绘在陶器上;看到渔网上的网格很好看,就把它描绘在陶器上;发现人们舞蹈的姿势很优美,也把它描绘在陶器上……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花纹。
师:这件作品是一件宋代的瓷器。口向外翻,有颈、鼓腹,仔细观察,腹部有哪些花纹?
生:中间是牡丹和三叶梅。
生:上边有曲线,曲线上下像是小菊花,下边还有S形的线。
师:瓷罐在腹部黑釉上雕剔出牡丹、三叶梅、云纹等,再加上淡黄的底色作衬托,对比十分鲜明,使整个瓷器显得既浑厚又新巧,别具一格。
师: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明嘉靖年间的五彩鱼藻纹盖罐。罐身和罐盖上绘满鱼和水藻,底部绘有水纹。鱼的姿态各不相同,嬉戏于荷花水藻间。在中国传统美术中,鱼、荷花等都是有吉祥含义的。鱼带有‘连年有余’的意思,荷花则表示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整个罐体五彩花纹满密、色彩强烈,给人以华美清新的感觉。
师:这件作品是粉彩九桃天球瓶,是故宫旧物。观察它的外形,花纹,色彩,有哪些特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
生:它的形状像是一个大球上面接了一个圆筒。
生:花瓶的肚上和脖子上都画着桃花和桃子。桃花是粉色的,桃子是红色的。
生:还有白色的花和绿色的叶子。
师:这个花瓶长颈、圆腹,周身白色,从瓶底部伸出一枝桃花和一枝梨花,桃枝上结九只大桃,粉红的桃花、大红的桃子、乳白的梨花、绿色和花青色的叶子相互映衬,色彩清新淡雅。
(设计意图:看到美丽的陶瓷,学生们都很喜欢,把自己对陶瓷的观察结果当成是一种发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学生独立欣赏
师:同学们在欣赏下面儿件陶瓷作品时,注意观察它的外形、花纹、色彩有什么特点,小组内讨论。然后说一说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并热烈讨论)
生:我喜欢那件黑陶,因为它颜色很漂亮,整个瓶身发着黑锄锄的光。
生:我喜欢那件粉彩的花瓶,因为它颜色鲜艳,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还有它上面有很多漂亮的花儿,还有它的耳朵是大象的头做成的。
生:我喜欢那个有鱼的盘子,因为它中间有一条大鱼,张着大嘴很凶猛,四周有许多水草和浮萍,最外边还有水波浪。它的颜色对比很鲜明。
(设计意图:独立欣赏陶瓷,使学生更能抓住对陶瓷的第一感觉,直觉地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欣赏线描陶瓷作品
(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线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质感、花纹……比如:纤细的线可以给人轻盈的的感觉、粗壮的线则让人感觉沉重,流畅的线可以表现光滑的物体、颤抖的线给人粗糙的感觉。
(设计意图:感受的目的是使用,让学生感受线的丰富变化,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能加以使用,更准确的表现。)
三、自由创作,表达感受
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陶瓷作品,我看同学们都有点跃跃欲试了。老师要求你们先认真观察你面前的陶瓷,感受它的形态、花纹有什么样的特点,再想想应该用什么样的线来表现,然后再动笔。只要你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就一定能用线表现出漂亮的陶瓷。请你们试一试吧。
学生大胆表现,教师深入指导。
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给学生以信心,充分表现自己的感受。
2.指导时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轻易否定,鼓励学生大胆落笔,      激发创作兴趣。
3.及时表扬用线流畅、表现生动的同学,激励其他同学努力。
四、作业展示,相互学习
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可以随意欣赏他人作品,发现其优缺点,进行点评并相互学习。
教师对全体学生的作业加以肯定,重点点评造型准确、描绘细致、用线生动的作业,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
(设计意图:将评价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欣赏和评价,在白评与他评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学生都是喜欢表扬的,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并明确努力的方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反思:
陶瓷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艺术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精美的陶瓷,其靓丽典雅的色泽,造型优美的花纹,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能够对它进行细致的观察,进而深入地描绘。教学过程清晰,使学生在民主平和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了本课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奇妙的倒影 常晓芸     下一篇:蚂蚁的巢穴 郭彦红
河北美术出版社 | 联系我们 | 网站简介
版权所有:美术教学资源网 咨询电话:0311-85915046 冀ICP备12016095号-1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