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备课、交流的平台!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中学 > 八年级 >

虚心有节——竹 谷文广

2015年07月03日    作者: 谷文广     本文已被浏览
虚心有节——竹
 
课题:《虚心有节——竹》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第15册第6课
教学背景简介:
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半山区的初中,生源主要是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学生。学生在小学阶段几乎没上过正规的关术课,大部分学生的美术知识掌握得较少,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多数学生和家长(包括一部分老师)认识不到位,认为上美术课没什么用,会耽误学习,是浪费时间。由于经费问题,学校的美术教学设施和设备比较短缺,很多时候由于缺乏教具材料达不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近两年学校建了多媒体教室,而网络给我们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许多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景象和事物,从而结束了只作单调示范和几幅挂图教学的历史。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师知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万式,也使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大家通过交流也提高了各自的教学水平。现在的冀版美术教材编写得非常好,大多数课用到的工具材料和资料都比较容易找到。配套的教师用书和资料光盘也很好,资料光盘有许多时候稍加改动就可以当教学课件采用。
去年参加了省里的美术教师培训,感触很深,当时有个专家提到,绘画课不要单纯的讲究技法训练,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更应该去让学生欣赏了解,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的确,不能太重技法,技法需要长时间的锻炼,而每周一节的美术课时间根本不够用。但是,太不注重又不行,美术毕竟是一门很讲究技法技能的科目。
学生情况:我教授的是八年级的52名学生,因为教室空间限制,只能安排同桌两人一组,学生在课下都对毛笔的性能有了一定了解,每个同学都在课下搜集了有关竹子的诗和文章。
教学设计思路:
基本方向是:通过有关竹的诗词导入画竹,画竹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竹、鉴赏竹,包括自然界的竹和画家笔下的竹,然后讲授竹的画法,学生再练习,最后总结拓展。
1、导入:开场是悠扬悦耳的古筝音乐,先静其心,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课前己经而置了任务,让学生搜集关于竹子的诗文,并且试着画画竹子。我准备了两首关于竹子的古诗,一首是传说为关羽写的《竹诗》,另一首是苏拭的《绿竹筠》。内容都是通过竹子表现人的高尚情操和风雅脱俗。诗词介绍完后开始向画竹过渡,先要对竹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看竹子的照片和实物,做到“胸有成竹”。边看边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竹子的干、枝、节、叶。
接下来就是学习前人的绘画技法和精神。这里我选了郑板桥,在画竹子的画家里最有代表性。课件里面适当的对郑板桥作了介绍,不仅有他的生平还有他的绘画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正直无私、光明磊落。介绍的同时播放他的“竹”,使学生直观了解大师的绘画风格和技法。
2、讲授新课:
竹子的画法:
我把竹子分解成竹叶、竹干、竹节,用flash做了画法的动画,原因是: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如果只用毛笔做示范太快,有些学生可能看不太清,做成动画后就可以循环播放,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观看。同时也给了我比较充足的巡视指导时间。
看完局部画法再看一幅完整的墨竹画法,了解画竹的方法步骤。
3、课堂练习:
学生在下边练习,大屏幕上是做法的动画,我再去下面指导。
4、课堂小结:
选几张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再强调进行德育教育,提出: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像竹子一样虚心而有气节。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毛笔画出比较完整的墨竹图。
2.学生能欣赏并理解竹子的品格,并以之为榜样。
3.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具:多媒体课件、竹枝实物、笔墨纸砚洗,画架、毡。
学具:学生自备纸张、笔墨、笔洗。
 
课堂教学实录:
虚心有节——竹
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第15册第6课
上课了,我迈着轻快的步伐,精神饱满的走上讲台,我要给同学们一种昂扬向上的神态,因为我精心制作的课件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更因为,我今天要讲的是关于画竹子的内容。
随着--声“起立”,同学们齐刷刷的站了起来:“老师好!”
“同学们好!”我说,“请坐”。
随着一阵悠扬的古等曲响起,这节课在音乐中开始了,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体会音乐,课堂变得很安静,只有悠扬的音乐,同学们认真地听着,陶醉在优雅的音乐和无边的想象里,个个脸上挂着天真而满足的笑容,看到他们这样我感觉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我问:在课下有没有找到有关竹的诗词呀?
“找到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其中一个同学没等我叫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大声的念了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说:背的真好,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郑板桥!”他大声说。
“那么你对他了解吗?”
“他是大画家。”
“嗯,说的真好,请坐。”
我说,“一会儿我会让大家对郑板桥作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同学们,我这里有两首诗,也是描写竹子的,我们一块儿来欣赏一下,看他们借竹子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诗竹》、《绿竹筠》两首诗,第一首诗我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三国时,关羽被迫留在曹操那里,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写了这首诗,借竹子表达虽然受曹操恩惠很多,却还是不能因此而背弃自己的结义弟兄刘备,表现了关羽坚定的意志。
“第二首诗是苏东坡写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两句最能说明中国的文人墨客是多么看重竹子,多么看重它的顽强、坚韧、正直和虚心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画家很喜欢画竹子的原因,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呢?”
同学们齐声回答到:“是!”
“现在我们就先通过画竹来学习竹的精神。不过在画之前我要先让大家‘胸有成竹'。只有大家对竹子认识深了,才能把竹子面好。”因为“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历课本上有,学生在课下都看过书了,我也就不再详细介绍,直接说了出来。
同学们心里都在想:“怎么让我们胸有成竹呢?”
我拿出自己准备的竹枝,让大家仔细观察竹枝的特点,然后说:“其实自然界中的竹子还有好多形态,我们去看看好吗?”
大家都疑惑了,说:“去哪儿看呀,咱们学校又没有?”
我也笑了:“好说!”
鼠标轻轻一点,伴着优美的音乐在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竹子的图片。
同学们非常认真的看着,我在有竹叶、竹枝、竹干的特写的时候就提醒他们认真观察,注意它们的形态特征。
看完图片以后同学们都很高兴,赞叹大自然中竹子的美丽。
我说:“大自然是美丽和神奇的,我们应该爱护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有一位古人曾经把自然界中的竹子表现的惟妙惟肖,而且还借竹子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爱憎态度,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急欲知道是谁。
我开始播放动画,一个老人的形象出现在大屏幕上,蓝色长衫,精神矍铄,双目炯炯。
“这是谁呀?”同学们都在想。
这时字幕出现了“郑板桥”三个字时,顿时大家都很兴奋,因为一开始那个同学念的诗就是郑板桥写的。
很快大家就安静了,因为屏幕出现了郑板桥的作品每一幅都是那么洒脱劲挺。大家边看作品边听配音介绍,他们了解到了郑板桥的为人,知道了他为什么喜欢画竹和他作品的特点。(这是简介的内容:中国的画家喜欢画竹的很多,但是最有名的还是清代的郑燮,也就是郑板桥。他在山东潍县当过知县。因为官清正,被人诬告而罢官。
后来他到了扬州,以卖画为生。他和金农、黄慎等画家被称为“扬州八怪”。
郑板桥尤其喜欢画墨竹。竹子除了象征着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正直无私、光明磊落,还寄寓了苍劲豪迈、虚心向上的精神品质。这与郑板桥的“倔强不驯之气”是不谋而合的。因此,郑板桥专画墨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他笔下的竹子,无论是新竹、名竹、风雨之竹、还是山野之竹都有独特性格不和生命。郑板桥通过对竹的直接歌颂,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爱憎态度。
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强调“意在笔先”。他笔下的竹子,往往是竹竿瘦劲挺拔,富有弹性,枝叶颇简,以少胜多,重在意境创造。在笔墨上则浓淡相宜,水墨淋漓。郑板桥之竹以意取胜,具有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气势利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郑板桥画竹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字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体。他笔下的竹子形神兼备,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看完后我要大家拿出纸笔,大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等工具材料。
这时,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画了,但是还有很多同学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拿着笔不知道干什么。我瞅准时机说:“咱们看看一幅墨竹图具体步骤是什么,应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我想:“学生初学必须给一个比较明确的步骤,便其有努力的方向。”
点击课件,开始播放竹叶的画法,我根据前人的绘画方法编了四句口诀:“一笔长、两笔短、三笔细、四笔弯。”
当我在那句口诀上面点击时就会出现那一笔的动画,学生们看起来很高兴,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用动画讲课的方式。
我问道:大家看这几片竹叶的组合形状像什么字呀?
有反应快的同学马上说:像‘介’字:
我很高兴的说:说的真好,是像‘介'字!
这是中国画中竹叶的基本组织万式,还有‘个'字形的。随后我在纸上做了示范。
看过竹叶的画法之后,我要求学生练习。学生在纸上画,我巡视辅导,看到有些同学对毛笔的运用掌握不太到位,就在讲台的画架上用毛笔作了些示范。这也让我体会到虽然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示范绘画在关术课上是永远也不能被替代的。
看看练的差不多了,就让大家看竹干的画法。
“竹干的画法就是三个字:‘顿——提——顿'。”我说,“这里要注意用笔的提按轻重,看我演示。”
我先让大家看了动画演示,接着又在纸上作了演示。这次有了上次画竹叶的经验,大家画起来都比较得心应手了。我四处看了看,感觉画的都不错。
“竹干之间是竹节,在画竹子的时候应该表现出来,它的画法是:'点——挑点',还是要注意毛笔的用笔力度,要有轻重的区别。”我开始说竹节的画法。
这次的问题是竹节挑的力度不够,就这一点我作了多次示范,以帮助大家加深认识。
最后是整幅墨竹图的画法,这也是我这个课件里最吸引学生的一段。大屏幕上的竹子从一节一节的竹干到长出小枝,再长出片片竹叶,然后再写上文字,最后盖印章。我把一幅墨竹图的全过程都用动画表现了出来。大家都看呆了,对他们来说真是前所未见,到最后竟然鼓起掌来。我心想就算我在宣纸上画一幅墨竹图恐怕也不会让他们这么激动吧。
同学们的兴趣被动画调动上来了,大家跃跃欲试,都想画一幅墨竹图。
我点击课件,让竹叶、竹干、竹节和全竹的画法都出现在大屏幕上,以便大家边看边画,有不会画的地方就看看动画,而我则四处巡视指导。
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好多同学画的真是好极了,第一次画竹就能画的这么好真是不容易,这也说明他们的积极性被真正调动了起来。
这时我想既然他们在竹子的外形上已经画的不错了,那么是不是应该让他们表现更高层次的东西呢?对,这时应该让他们试着简单的去表现竹子的精神了。
“大家都知道竹子有很高尚的情操和品德,那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去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呢?”我提出了建议。
有些同学开始思考,“怎么去体现呢?”
我提示:“可以在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上讲究些,要表现竹子的刚劲挺拔,就应该用笔有力,速度也要适中。”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开始按照这个思路去画。我则继续巡视指导,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我挑选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学生作品进行讲评。
先看的是吴函文的作品,他的作品画的比较好,在竹叶形态万面变化比较丰富,我表扬了他的这些方面。
接下来的一幅作品是左云霄的作品,“云霄画的比较谨慎,看起来比较清秀雅致,画的很好,但是要注意,画画要敢动笔,只有敢画才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我说。
李峰的作品画的非常好,引来一片赞叹声,他的作品画的最完整,不光是画了墨竹,而且还题了字,甚至还像模像样的画了个印章。我也很高兴,说道:“李峰的作品非常好,他的画各方面都表现的不错,尤其是竹子的劲挺有力的感觉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己经可以表现出竹子的坚毅品质,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我在讲评时故意把李峰的画安排在最后的原因是,怕大家先看到最好的作品,然后再看到画的水平稍差的作品就可能对其不屑一顾,如果再对其做不着边际的议论,这样难免给绘画水平稍差的这些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讲评完作品之后,我说:“墨竹图我们大家画的都很好,大家都很用心,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画竹子学习竹子高尚的精神品质。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诗句,‘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我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以竹子为榜样,做一个有志向和虚心的人。”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结束了这堂课,我也真心的祝愿我和他们都能成为具备竹子品格的人。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万面多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可以通过视频、动画、音乐、图片等来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这是很多传统手段所不能做到的。但是,传统的教学万法是否就不需要了?不,比如做示范性绘画,美术本身就是一种动手性很强的科目,它的教学根本不可能离开动手的示范性教学,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我曾想用动画或其它视频完全代替示范绘画,然而实践证明,这个想法是片面的,因为对于绘画来说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是示范绘画。另外,讲技法的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每一步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状态,要做到环环相扣,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知有所得。
上一篇:虚心有节——竹 陈伟红     下一篇:音画交融 党永久
河北美术出版社 | 联系我们 | 网站简介
版权所有:美术教学资源网 咨询电话:0311-85915046 冀ICP备12016095号-1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