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备课、交流的平台!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中学 > 七年级 >

生活中的标志 赵玉荣

2015年07月08日    作者: 赵玉荣     本文已被浏览
生活中的标志
 
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习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根据这一标准,我设计了以下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的标志这一课中,主要介绍了标志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定义、分类、表现形式、设计原则等。
书中所选登的近二十幅作品,主要用来说明标志设计和人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和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境界。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型,通过学习标志设计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最后,本节课还建议学生在观察课本上的标志、分析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设计表现上的创意之后,尝试自己设计一个标志。
二、学生分析
学生步入初中阶段,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处在形成发展阶段。所以,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三、设计思路
美术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形象性和直观性,而艺术分析又是欣赏教学最重要的方面。标志设计这一课内容涵盖面很广,想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学有所获,教师应避免面面俱到,避免一言课,满堂灌,因此讲课时选取少而精的典型事例和作品进行范例教学,以达到一燕知春,一叶知秋的目的,并配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增强这堂课的艺术效果。
本节课一方面以典型的范例问题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又把问题同知识系统联系,由范例提供的窗口,窥测全室,探索全局。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既保证了知识的深度,又保证了知识的广度,同时避免了零碎的、孤立的知识,保证了学生理解和掌握标志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书中的作品,使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标志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做到能独立设计标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标志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激发起学生今后从事设计工作的崇高愿望。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往届学生习作数幅。
六、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1、列举生活中的标志。
2、归纳标志的定义。
(二)导入主题——标志设计的启示。
1、生活中的遗憾现象
(1)标志不明确,使您走错了地方。
(2)标志不清楚,买错了东西,办错了事。
2、“120秒钟”智力大冲浪。
(1)小组讨论。
(2)疑难解答。
(3)变想象为现实。
(三)切入主题——标志是什么?
1、标志是用形象,文字和色彩来代表某一事物或表达某种含义的图形符号,每一个标志都有特定的意义。它造型简洁独特,色彩单独明快,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标志的运用十分广泛,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2、中国民航标志前后变化(多媒体展示)。
(1)学生比较分析:哪一个是更完美的设计?
(2)得出结论:现在的民航标志是更完美更简洁的设计。
(四)标志的种类和表现形式
1.展示欣赏法(多媒体展示,学生为主体)结论:标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即政治、文化类;经济、科技、商业类和公共服务类。
2.自然归纳法
自然归纳法是学生和教师的巧妙配合,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授课法。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标志,请有关学生到教室前面根据教师的意图粘贴到黑板上某一行的某一位置上。
结论:标志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归纳为文字型(包括汉字、字母、数字)、形象型(包括具象与抽象两种)和综合型(综合文字与形象)。
(五)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
1.公用电话和临时停车场的标志分析。
结论:明白易懂。标志应该让观者理解标志的含义视觉传达的基本要求。
2.青年志愿者的标志分析。
结论:形象简洁,色彩单纯。标志应该能在一定距离或短时间内吸引观者的注意。
3.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标志分析。
结论:具有美感。标志应该给观者以审美感受,以增强认同感。
(六)往届学生作品展示
(七)学生标志设计作业要求
1、观察课本上的标志,分析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设计表现上的创意。
2、想象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还需要哪些标志,尝试设计一个标志。
(八)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展示本节课优秀作业并讲评。
七、课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使我更加意识到在美术教学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各样灵活的原则不断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上一篇:神奇的手 张永华     下一篇:生活中的标志 钱丽丽
河北美术出版社 | 联系我们 | 网站简介
版权所有:美术教学资源网 咨询电话:0311-85915046 冀ICP备12016095号-1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